位置: 编程技术 - 正文
推荐整理分享MySQL优化之缓存优化(续)(mysql数据库内存缓存设置),希望有所帮助,仅作参考,欢迎阅读内容。
文章相关热门搜索词:mysql 缓存优化,mysql 缓存优化,mysql数据库缓存技术,mysql缓冲和缓存设置详解,mysql8.0 缓存,mysql 缓存优化,mysql8 缓存,mysql8.0 缓存,内容如对您有帮助,希望把文章链接给更多的朋友!
MySQL 内部处处皆缓存,等什么时候看了MySQL的源码,再来详细的分析缓存的是如何利用的。这部分主要将各种显式的缓存优化:
查询缓存优化 结果集缓存 排序缓存 join 连接缓存 表缓存Cache 与表结构定义缓存Cache 表扫描缓存buffer MyISAM索引缓存buffer 日志缓存 预读机制 延迟表与临时表1、查询缓存优化
查询缓存不仅将查询语句结构缓存起来,还将查询结果缓存起来。一段时间内,如果是同样的SQL,则直接从缓存中读取结果,提高查找数据的效率。但当缓存中的数据与硬盘中的数据不一致时,缓存就会失效。
have_query_cache 是否支持查询缓存。
query_cache_limit 如果某条select语句的结果集大小超过了querycachelimit的值时,这个结果集将不会被添加到查询缓存。
query_cache_min_res_unit 查询缓存是以块来申请内存空间的,每次申请的块大小为设定值。4K 是非常一个合理的值,不必修改。
query_cache_size 查询缓存的大小。
query_cache_type 查询缓存的类型,值有 0(OFF)、1(ON)、2(DEMOND)。OFF表示查询缓存是关闭的。ON 表示查询总是先到查询缓存中去查找,除非在select 语句中包含sql_no_cache选项。 DEMOND 表示不适用缓存,除非在select 语句中包含sql_cache选项。
query_cache_wlock_invalidate 该参数用于设置行级排它锁与查询缓存之间的关系,默认为为0(OFF),表示施加行级排它所的同时,该表的所有查询缓存依然有效。如果设置为1(ON),表示事假行级排它锁的同时,该表的所有查询缓存失效。
查看查询缓存的命中率
查看当前缓存的状态信息:
Qcache_free_blocks
表示查询缓存中处以重现状态的内存块数(碎片数量)。如果Qcache_free_blocks 的值较大,则意味着查询缓存中碎片比较多,表明查询结果集较小,此时可以减小query_cache_min_res_unit的值。使用flush query cache 会对缓存中的若干个碎片进行整理,从而得到一个比较大的空闲块。缓存碎片率 = Qcache_free_blocks/ Qcache_total_blocks * %
Qcache_free_memory
表示当前MySQL服务实例的查询缓存还有多少可用内存。
Qcache_hits
表示使用查询缓存的次数,该值会依次增加。如果Qcache_hits比较大,则说明查询缓存使用的非常频繁,此时需要增加查询缓存。
Qcache_inserts
表示查询缓存中此前总共缓存过多少条select 语句的结果集。
Qcache_lowmen_prunes
表示因为查询缓存已满而溢出,导致MySQL删除的查询结果个数。如果该值比较大,则表明查询缓存过小。
Qcache_not_cached
表示没有进入查询缓存的select个数
Qcache_queryies_in_cache
表示查询缓存中缓存这多少条select语句的结果集
Qcache_total_blocks
查询缓存的总个数
缓存命中率的计算方式: 查询缓存的命中率 = Qcache_hits / Com_select * %
其中Com_select为当前MySQL实例执行select 语句的个数。一般情况下Com_select = Qcache_insert + Qcache_not_cached。而 Qcache_not_cached中包含有数据频繁变化而导致查询缓存失效的select语句,因此命中率一般来说较低。如果抛开失效的因素,查询缓存的命中率 = Qcache_hits / (Qcache_hits + Qcache_inserts) 如果使用这种公式计算出查询缓存的命中率比较高的话,这就意味着大部分select语句都命中了查询缓存。
通过如下命令查看当前系统一共执行了多少条select语句
2、结果集缓存
结果集缓存是会话缓存,MySQL客户机成功连接服务器之后。MySQL服务器会为每个MySQL客户机保留结果集缓存。缓存MySQL客户机连接线程的连接信息以及缓存返回MySQL客户机的结果集信息,当MySQL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select 语句时,MySQL将select语句的执行结果暂存在结果集缓存中。结果集的缓存大小由 net_buffer_length 参数值定义:
如果结果集超过net_buffer_length设置的值,则自动扩充容量,但不超过:max_allowd_packet的阈限值:
3、排序缓存
MySQL 常用的有InnoDB 和MyISAM 两种数据存储引擎。因此在优化的时候,每种引擎都会采用适合自己引擎的优化方法。关于MySQL 与InnoDB 表结构文件和数据日志文件的不同,可以先看本人的博客MySQL 日志系统,以便对这些基础概念有足够的了解,接下来看引擎的优化的方法才能如鱼得水,不觉得枯燥。
1、普通排序缓存
排序缓存是会话缓存, 如果客户机向服务端发送的SQL语句中含有设计排序的order by 或者group by 子句。MySQL就会选择相应的排序算法,在普通排序索引上进行排序,提升排序速度。普通排序索引的大小由sort_buffer_size 参数定义,如果要提升排序的速度,首先应该添加合适的索引,此后则应该增大排序索引缓存sort_buffer_size.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与排序缓存相关的参数有哪些:
max_length_for_sort_data
默认大小为字节,对每一列的进行排序操作是,如果该列的值长度较长,通过增加该参数来提升MySQL性能。
max_sort_length
order by 或者 group by 的时候使用该列的前 max_sort_length字节进行排序,排序操作完成后,会将此次排序的信息记录到本次会话的状态里。
Sort_merge_passes
使用临时文件完成排序操作的次数。MySQL在进行排序操作时,首先尝试在普通排序缓存中完成排序。如果缓存空间不够用,MySQL将利用缓存进行多次排序。并把每次的排序结果存放到临时文件中,最后再把临时文件中的数据做一次排序。Sort_merge_passes值就是记录了使用文件进行排序的次数。由于文件排序要牵涉到读文件,打开文件句柄,然后关闭文件等操作。所以读取文件的系统消耗比较大,通过增大普通排序缓存sort_buffer_size来减少使用临时文件排序的次数,从而增加排序的性能。
Sort_range
使用范围排序的次数
Sort_rows
已经排序的记录行数
Sort_scan
通过全表扫描完成排序的次数
2、MyISAM排序缓存
当我们使用alter table 语句或者create index 语句创建MyISAM表的索引,或者导入一部分数据使用load data infile path,这些操作都会导致索引被重建,重建索引时需要对索引字段进行排序操作,为了加快重建索引的效率,MyISAM提供了排序缓存用于实现索引的排序工作,这些方法都是尽量是排序的工作在内存中完成。MyISAM排序缓存的大小由myisam_sort_buffer_size定义。索引重建之后,该缓存立马释放。
但是当排序的缓存超过myisam_sort_buffer_size的阈限时,此时就需要在临时文件中完成索引字段的排序工作,外存临时文件的大小由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参数设定,索引重建后,临时文件立即删除。
3、InnoDB 排序缓存
和MyISAM引擎类似,当执行alter table 、create index 创建索引是,InnoDB提供了3个InnoDB排序缓存用于实现索引的排序,每个缓存的大小由innodb_sort_buffer_size定义。
4、join 连接缓存
join缓存是会话缓存,如果两张表相连,但是却无法使用索引(这时使用join连接缓存的前提),MySQL将为每张表分配join 连接缓存。
join_buffer_size 定义了连接缓存的大小,如上图,默认为;
5、表缓存Cache 与表结构定义缓存Cache
MySQL 服务访问数据库中的表时,实际上MySQL是做的文件的读取操作。MySQL的数据都是存在硬盘上的一个个文件,这个和一些内存的型的数据库不同。当我们查询一张表,使用select 语句时,不考虑使用查询缓存,首先要操作系统打开该文件,产生该文件的描述符。操作系统将文件描述符交给MySQL,MySQL才能对数据库进行CURD的操作。打开文件、产生文件描述符都需要消耗系统资源,造成访问延时。MySQL将已经打开的文件,包括文件描述符缓存起来,以后再次访问该文件时,就无需打开该文件,提高了读取文件的效率。
表结构并不经常变化,当对表进行访问的时候,除了将该表植入MySQL的表缓存外,MySQL还将表结构放入了表结构定义缓存中,供下次使用。
table_open_cache
设定了可以缓存表以及视图的数量限制
table_definition_cache
设定了可以存储多少张frm 表结构
对于MySQL MyISAM引擎来说,表结构包含MYI 和MYD 以及表结构frm, 当访问MyISAM 引擎的时候,需要一次性打开两个文件(MYI 、MYD),产生两个文件描述符。
open_files_limit
打开文件的上限
innodb_open_files
如果InnoDB 表使用的是独立表空间文件(ibd),该参数设定同一时间能够打开的文件数量。
以下是和打开表相关的状态值:
6、表扫描缓存buffer
表扫描分为顺序扫描(Sequential Scan)以及随机扫描(Random Scan) 两种方式
顺序扫描 当MyISAM表没有建索引时,查询速度将进行全表扫描,效率很低。为了提升全表扫描的速度,MySQL提供了顺序扫描缓存(read buffer)。此时MySQL按照存储数据的存储顺序因此读出全部的数据块,每次读取的数据块缓存在顺序扫描缓存中,当read buffer写满之后,将数据返还给上层调用者。
随机扫描
当表里有缓存,扫描表的时候,会将表的索引字段放进内存里先拍好序,然后按照已经拍好的顺序去硬盘中查找数据。
7、MyISAM索引缓存buffer
通过缓存MYI索引文件的内容,可以加快读取索引的速度以及索引的速度。索引缓存只对MyISAM表起作用,且被所有线程共享。查询语句或者更新索引通过索引访问表数据的时候,MySQL首先检查索引缓存中是否已经存在需要的索引信息,如果有通过缓存中的索引可以直接访问到索引对应的MYD文件。如果没有,则会读取MYI文件,并将相应的索引数据读取到缓存中。索引缓存对MyISAM表的访问性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key_buffer_size
设置索引缓存的大小,默认是8M。建议提升。
key_cache_block_size
指定每个索引缓存的区块大小,建议设置为4K,即
key_cache_division_limit
为了有效的使用缓存。默认情况下MySQL降缓存划分为两个索引缓存区,温区(warm area) 以及热区(hot area)。key_cache_division_limit参数以百分比的形式向曾哥索引缓存划分为多个区域。当默认值是的时候,表示索引缓存只有温区,将启用LRU算法淘汰索引缓存中的索引。
key_cahe_age_threshold
控制温区域热区中的索引何时升级何时降级。如果该值小于,则有热区。移动算法大致类似与LRU算法。
查看当前MySQL服务实例索引读以及索引写的状态值:
8、日志缓存
日志缓存分为二进制日志缓存以及InnoDB重做日志缓存
1、二进制日志缓存
Mysql 进行创建或者更新的数据的时候,会记录一条二进制日志。然而频繁的进行I/O操作将对MySQL造成较大的性能影响。因此MySQL开辟了一个二进制日志缓存binlog_cache_size。首先将操作写入二进制日志,当操作成功之后,将二进制日志写入硬盘。
2、InnoDB重做日志缓存
事务在commit前,会将产生的重做日志写入InnoDB重做日志缓存,然后InnoDB【择机】执行轮询策略,将缓存中的重做日志文件写入ib_logfile0 以及ib_logfile1重做日志中。
InnoDB重做日志缓存可以确保事务提交前,事务运行期间产生的重做日志保存在InnoDB的日志缓存中,但并不写入重做日志文件中。写入时机由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参数控制。
0:当缓存中重做日志文件以每秒一次的频率写入硬盘缓存,并且同时会更新到硬盘。
1:在每次事务提交的时候,将缓存中重做日志写到重做日志文件,同时写入硬盘,默认是该行为。
2:事务提交的时候,写到缓存,但并不触发文件系统到硬盘的同步操作,但此外每秒一次同步硬盘。
9、预读机制
预读机制主要利用了前文MySQL优化:一 、缓存优化所描述的原理。即局部性特征,空间局部性,和时间局部性,这里不再赘述。
1、InnoDB预读机制
InnoDB采用预读机制,将“未来即将访问的数据”包括索引加载到预读缓存中,进而提升数据的读性能。InnoDB支持顺序预读(linear read ahead)与随机预读(random read ahead)两种方式。
数据块(page)是InnoDB硬盘管理的最小单位,一个区由个连续的数据块构成,对于顺序预读而言,InnoDB首选将该数据所在数据块置入InnoDB缓存池中,可以预测这些数据块的后续块很快就会被访问,于是这些数据块以及前置的数据块会被置入内存中。根据innodb_read_ahead_threshold参数设定预读前后多少个数据块。
2、索引缓存预加载
数据库管理员可以使用MySQL命令 load index into cache 预加载MyISAM表索引
、MyISAM表延迟插入
看到这个延迟插入的功能,想起项目里一个有点类似的功能,启发了自己的思路。
使用方法为:insert delyed into table values(*);
delyed_insert_limit
默认值为.当向MySQL表延迟插入行记录后,检查该表是否有select语句在等待执行,如果有,暂停insert语句执行。
delayed_insert_timeout
在超时范围内,如果delayed 队列里没有数据,延迟插入线程将关掉。
delayed_queue_size
延迟插入的队列长度,超出将阻塞,直到有足够的空间。
max_delayed_threads
延迟插入的线程数。
MyISAM表的批量延迟插入
类似 insert into table values(1),values(2),values(n)。MyISAM将进行批量插入。先将插入的数据放入缓存。当缓存被写满或者提交完毕了,MySQL一次性的将缓存中的写入硬盘。通过批量插入可以大大缩减MySQL客户机与服务机的连接语法分析等消耗,使得效率比分开执行单个insert语句快的多。
默认批量插入的大小为8M。如果业务上有需要,可以设定的大一些,以提高批量插入的性能。
MyISAM表的索引延迟更新
索引可以加快数据检索,但是对于更新来说,不仅需要修改记录,可能还需要修改索引,因此索引会导致数据更新操作变慢,如果将MySQL的delay_key_write参数设置为1(ON),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开启后更新操作修改数据的时候先将数据的更新提交到硬盘,索引的更新全部在索引缓存里完成。在关闭表的时候,一起更新到硬盘,这样就可以使索引更新的更快。仅对MyISAM有效。
InnoDB延迟更新
非聚簇索引的更新操作通常会带来随机I/O,降低InoDB的性能。当更新(insert, delete ,update=insert+delete)非聚簇索引的数据时,会先检查非聚簇索引页是否位于InnoDB缓存池中,如果是直接更新,否则先将“信息修改”记录在更新缓存中(change buffer)
这篇博客的内容比较多,总结提炼下来以备以后查看。对整个MySQL的优化先有个整体的框架,徐徐渐进慢慢进步。这些参数可以不用记忆,用到的时候到博客中查找或者百度即可。了解道,知道术,就可以完成优化的过程。知道原理比记忆枯燥的原理要简单的多。对MySQL优化感兴趣的博友可以关注我的博客,以便看到后续的分享。
详解Mysql主从同步配置实战 1、Introduction之前写过一篇文章:Mysql主从同步的原理。相信看过这篇文章的童鞋,都摩拳擦掌,跃跃一试了吧?今天我们就来一次mysql主从同步实战!2
Mysql主从同步的实现原理 1、什么是mysql主从同步?当master(主)库的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变化会实时的同步到slave(从)库。2、主从同步有什么好处?水平扩展数据库的负载能力。
Mac下MySQL初始化密码操作 个人在Mac上操作数据库,遇到的启动数据库问题的简单记录1、苹果-系统偏好设置-最下边点mysql在弹出页面中关闭mysql服务(点击stopmysqlserver)2、进入终
标签: mysql数据库内存缓存设置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jiuchutong.com/biancheng/349918.html 转载请保留说明!下一篇:详解Mysql主从同步配置实战
友情链接: 武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