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工商财税 - 正文
推荐整理分享税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税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 (税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讲话稿),希望有所帮助,仅作参考,欢迎阅读内容。
文章相关热门搜索词:税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税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 ,内容如对您有帮助,希望把文章链接给更多的朋友!
十六大报告全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十五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断开拓创新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五年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党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不断深入。我们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讲集中教育和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卓有成效。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全面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取得新的明显成效。应该看到,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实践证明,十五大和十五大以来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是正确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五年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党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不断深入。我们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讲集中教育和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卓有成效。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全面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取得新的明显成效。应该看到,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实践证明,十五大和十五大以来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是正确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五年来的成就,是在改革开放特别是一九八九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基础上取得的。
十三年来,我们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工作扎实,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人们公认,这十三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我们党和我国人民作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
回首这十三年,我们走过的道路很不平坦,成绩来之不易。我们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排除各种干扰,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我们能取得这样的胜利,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正确指引,靠的是党的高度团结统一,靠的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顽强奋斗。
十三年来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主要是: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三、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五、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六、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八、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上十条,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第二部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紧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
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我们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更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总结党八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必须既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又善于记取失误的教训;既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路线带领群众前进,又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既善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又善于组织引导干部和党员在实践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要按照这样的要求,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
第三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0一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四部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为此,必须抓好关系全局的八个方面的任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起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拓农村市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东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
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根据形势需要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要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坚持以质取胜,努力扩大出口。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广开就业门路,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第五部分:加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0一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
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
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惩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积极营造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第六部分:加强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第七部分:国防和军队建设
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要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毫不动摇地坚持党领导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提高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趋势,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质量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军的特点和规律,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项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完善国防动员体制。
第八部分:“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实行这一方针,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的工作,广泛团结港澳各界人士。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第九部分: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我们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我们将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解决分歧。我们将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平。我们将继续增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相互帮助和支持。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及区域性组织中发挥作用,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我们将继续同各国各地区政党和政治组织发展交流和合作。我们将继续广泛开展民间外交。
第十部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要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
各级党委既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把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地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我们党必须勇敢担负起来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我们党和我国人民经历了艰难曲折,积累了丰富经验,愈益成熟起来。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
年泰安市科技工作要点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全面开启“科创名地”建设的开局之年。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创名地建设,研究确定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四个面向”,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基调,聚焦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聚焦科技企业梯次培育,聚焦创新载体高端攀登,聚焦科技人才智汇泰安,聚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党建统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确保“十四五”科技创新开好局、起好步。
二、主要目标
——全市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达到2.%。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推进山东省智慧康养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组织实施协同创新项目8项以上;落地或转化产业化项目2项以上。
——加快泰山创新谷、泰安市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运营,注册公司争取达到家,各类创新研发机构达到家;建设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5个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家、家。
——引进高校、科研院所、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个。
——推荐入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工程9人以上,引进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名以上。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系统推进区域科技战略发展,全力打造科创名地
1.推进济泰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抢抓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机遇,统筹整合各类创新要素,主动对接德枣科技创新走廊,积极融入省会城市协同创新圈,借助省会城市高校院所、研发平台、人才智力集聚优势,在更深层次推进科技交流与合作。
2.推进黄河滩区(东平湖库区)生态农业创新提振工程。加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建设黄河滩区(东平湖库区)区域性创新中心,着力打造绿色水产、优质粮食、生态林业、中药材种植、食用菌种五大产业板块,推进黄河滩区生态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3.推进产业链条向海洋延伸。围绕省里“陆海统筹”整体布局,优化配置陆海创新资源要素,支持鲁普耐特等企业开展海洋相关产业科技创新攻关,延长产业链条。
4.推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加速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县(市);加快泰安高新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创建步伐;加强与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推动泰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纳入科技部“+N”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园区高科创业孵化中心发展,打造苗木花卉新品种培育、新技术研发、新产品交易集散中心。
5.推进“泰山创新谷”建设运营。高标准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完成中试基地物理空间建设,推动黑马孵化加速空间高效运转,持续提升泰山创新谷高端科技资源汇聚能力,形成辐射带动全市的科技创新体系,逐步打造全省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二)实施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工程,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6.培强创新强企业。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型企业强培植,市县科技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创新强的发展。以创新强企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与北京创享智库公司合作实施“企业门诊”项目,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鼓励企业自主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7.培优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宣讲培训,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应报尽报、应升尽升”。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补助政策,完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加强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经营、研发投入、专利储备等情况监测和服务。
8.培植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坚持市县联动,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引导培育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加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给予精准服务和支持,加速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规模持续壮大。
(三)实施创新载体高端攀登工程,提高科技创新支撑水平
9.不断放大“一体一院”效应。加快推进山东省智慧康养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做好泰山区智能康复装备基地、高新区生物医药基地、泰山医养中心三大产业园区项目服务。加大智慧康养中试基地的建设力度,发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智慧元素作用,搭建智能计算大数据智慧康养公共服务平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康养产业植入智慧元素。加强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合作,发挥泰安市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作用,加速集聚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引领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制度创新的示范样板。
.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支持各县市区、功能区开展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高端技术创新中心、新兴学科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遴选优势骨干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及新型研发组织,以开展产业技术研发为核心功能,鼓励建设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组建方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型研发机构。
.强化科技孵化平台建设。支持各类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建设产业化中试基地、大学科技园和专业化科技园区,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提质升级,提升服务水平和自身造血能力,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形成“创新研发+创业孵化+产业集聚”联动机制,打造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产业运营等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基地。
.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建设。主动衔接国家、省实验室体系,在新兴学科、新兴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推动重点产业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全面发展,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
(四)实施科技人才智汇泰安工程,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健全科技人才引进机制。全面落实人才政策“金十条”,结合泰山创新谷建设,以更优环境集聚“高精尖缺”人才智力资源。鼓励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逐步建立起院士专家与设站企业协作的长效服务机制。布局建设离岸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海外协同创新中心等,精心举办第四届“才入泰安·势如泰山”科技招才引智签约仪式、第五届“外国专家泰安行”(视疫情而定)等活动,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签约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实施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项目,打造我市招才引智特色名片。
.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树立科技人才评价正确导向,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分类评价标准,探索建立以同行评价为基础、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为补充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探索科研人员奖励报酬制度,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试点,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强化科技人才保障机制。落实高端创新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科技人才提供更优服务。赋予科技人才更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加快构建以信任为前提的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机制。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流程,对科研急需的设备和耗材,采取特事特办、随到随办的采购机制。支持企业吸引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任职或兼职。做好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
(五)聚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优化创新生态五项重点工作
.抓好科技金融融合。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健全科技发展与金融创新良性互动、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本高效对接的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泰山科技创业资金。重点加快泰安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运营管理,探索建立泰山攀登计划资金,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银行、保险、创投、担保、中介、政策“六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泰安模式,实现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与科技型企业的良性互动和有效对接。
.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健全技术市场发展政策体系,鼓励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泰安市技术交易中心,强化网上技术市场技术服务功能,着重奖励技术转移机构、技术转移企业,开展技术经济人培训,健全全市技术市场“一厅一网一资金”的发展模式。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校地校企合作力度,针对不同行业发展需求,市县协同对接高校院所,开展精准科技合作。鼓励企业与驻泰高校、院所及其他组织联合建立研究开发平台、技术转移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健全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探索以企业为牵引、以园区为载体、以平台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的“企业+园区+平台”成果转化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推进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围绕基层农业农村领域科技需求,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加强基层本土农业科技人才培训。推进肥城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星创天地、农科驿站和省级、市级农业园区建设质量。
.促进民生科技发展。加强重大流行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注重中药现代化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关键技术开发,鼓励开展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治研究。加大生态环保、医养健康、安全生产等领域关键技术和创新产品的研发及推广应用。
(六)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夯实全市创新发展坚强后盾
.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组织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推动学习全覆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市科技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矢志不渝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廉政风险排查防控体系,将廉政风险防控融入科技管理服务全过程。强化权力运行过程信息公开,加大对科技规划、重点政策、重大成果的发布解读,着力打造“阳光科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持续加强机关服务能力建设。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开展机关党建标准化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机关党建质量。加强科技宣传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充分反映、展示科技创新的做法和成效,讲好泰安创新故事,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不断打造过硬干部队伍。着眼于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工作新使命,牢固树立“搞好服务是本分”的思想,切实增强抓好科技创新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勇于探索,敢闯敢干,不怕试错,努力建设有政治意识、有大局观念、有担当精神、有底线思维的“四有”干部队伍。
党建局是国家税务总局主管税务系统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和巡视巡察等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协助税务总局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督促税务系统各级党组织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筹税务系统思想政治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税务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统战工作;组织税务总局党委巡视工作,指导和检查税务系统巡察工作。
第一条 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遵纪守规、廉洁从政,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领导干部包括:
(一)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中县处级副职以上的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干部,下同);
(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中县处级副职以上的干部,未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及内设管理机构领导人员(相当于县处级副职以上);
(三)中央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管理人员,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管理的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
上述范围中已退出现职、尚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领导干部应当报告下列本人婚姻和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从业等事项:
(一)本人的婚姻情况;
(二)本人持有普通护照以及因私出国的情况;
(三)本人持有往来港澳通行证、因私持有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以及因私往来港澳、台湾的情况;
(四)子女与外国人、无国籍人通婚的情况;
(五)子女与港澳以及台湾居民通婚的情况;
(六)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情况,或者虽未移居国(境)外,但连续在国(境)外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情况;
(七)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的从业情况,含受聘担任私营企业的高级职务,在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境内设立的代表机构中担任由外方委派、聘任的高级职务,以及在国(境)外的从业情况和职务情况;
(八)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本规定所称“子女”,包括领导干部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规定所称“移居国(境)外”,是指取得外国国籍或者获取国(境)外永久居留资格、长期居留许可。
第四条 领导干部应当报告下列收入、房产、投资等事项:
(一)本人的工资及各类奖金、津贴、补贴等;
(二)本人从事讲学、写作、咨询、审稿、书画等劳务所得;
(三)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为所有权人或者共有人的房产情况,含有单独产权证书的车库、车位、储藏间等(已登记的房产,面积以不动产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记载的为准,未登记的房产,面积以经备案的房屋买卖合同记载的为准);
(四)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资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股票、基金、投资型保险等的情况;
(五)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的情况,包括投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以及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等的情况;
(六)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在国(境)外的存款和投资情况。
本规定所称“共同生活的子女”,是指领导干部不满周岁的未成年子女和由其抚养的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
本规定所称“股票”,是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等发行、交易或者转让的股票。所称“基金”,是指在我国境内发行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所称“投资型保险”,是指具有保障和投资双重功能的保险产品,包括人身保险投资型保险和财产保险投资型保险。
第五条 领导干部应当于每年1月日前集中报告一次上一年度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条所列事项,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自觉接受监督。
非本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的人员,拟提拔为本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的考察对象,或者拟列入第二条所列范围的后备干部人选,在拟提拔、拟列入时,应当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本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的人员辞去公职的,在提出辞职申请时,应当一并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第六条 年度集中报告后,领导干部发生本规定第三条所列事项的,应当在事后日内按照规定报告。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告的,特殊原因消除后应当及时补报,并说明原因。
第七条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的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受理:
(一)中央管理的领导干部向中共中央组织部报告,报告材料由该领导干部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阅签后,由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转交。
(二)属于本单位管理的领导干部,向本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报告;不属于本单位管理的领导干部,向上一级党委(党组)的组织(人事)部门报告,报告材料由该领导干部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阅签后,由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转交。
领导干部因职务变动而导致受理机构发生变化的,原受理机构应当在日内将该领导干部的所有报告材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转交新的受理机构。
第八条 领导干部在执行本规定过程中,认为有需要请示的事项,可以向受理报告的组织(人事)部门请示。受理报告的组织(人事)部门应当认真研究,及时答复。
第九条 组织(人事)部门应当每年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情况进行汇总综合,向同级党委(党组)和上一级党委(党组)的组织(人事)部门报告。
第十条 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监督工作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探照干部管理权限,经本机关、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查阅有关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在履行职责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查阅有关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巡视机构在巡视工作期间,根据工作需要,经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批准,可以查阅有关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查阅案件涉及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第十一条 组织(人事)部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查核。查核方式包括随机抽查和重点查核。
随机抽查每年集中开展一次,按照%的比例进行。
重点查核对象包括:
(一)拟提拔为本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的考察对象;
(二)拟列入本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的后备干部人选;
(三)拟进一步使用的人选;
(四)因涉及个人报告事项的举报需要查核的;
(五)其他需要查核的。
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巡视机构、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时,按照本规定第十条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后,可以委托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查核。
第十二条 查核发现领导干部的家庭财产明显超过正常收入的,应当要求其作出说明,必要时可以对其财产来源的合法性进行验证。
第十三条 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
(一)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的;
(二)漏报、少报的;
(三)隐瞒不报的;
(四)查核发现有其他违规违纪问题的。
第十四条 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应当把查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忠诚老实、清正廉洁的重要参考,运用到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干部工作中。对未经查核提拔或者进一步使用干部,或者对查核发现的问题不按照规定处理的,应当追究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及其有关领导成员的责任。
第十五条 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地方党委组织部牵头建立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联系工作机制,负责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查核联系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包括审判、检察、外交(外事)、公安、民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人民银行、税务、工商、金融监管等单位。各成员单位承担相关信息查询职责,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如实向组织部门提供查询结果。
第十六条 组织(人事)部门和查核联系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纪律,设专人妥善保管领导干部的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汇总综合、查核等材料。对违反工作纪律、保密纪律或者在查核工作中敷衍塞责、徇私舞弊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七条 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本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中央军委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实际,制定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报中共中央组织部同意后实施。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年2月8日起施行。年5月日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同时废止。
一、基层党建责任制:
突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突出规范化、功能化、信息化,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为工业区打造成为产城融合的标杆、家园建设的典范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队伍保障。
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中央、市、区纪委工作部署,坚定不移推动工业区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积极向好发展。
三、意识形态责任制: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不动摇,把好政治方向关、舆论导向关和价值取向关,加强理论武装,做强思想管理和舆论引导,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话语权,为建设“四个家园”、加快打造“三区”“五地”、全面建设“三个金山”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和文化支撑。
四、法治建设责任制:以保障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主线,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切实发挥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加快打造“三区”“五地”、全面建设“三个金山”奠定坚实的法治保障。
落实“四个责任制”,必须要突出政治意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服务服从工作全局。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四个责任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落实“四个责任制”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党建工作责任制方面,一要加强探索创新,推进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二要优化整合资源,推进“三个两”落地生根。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一、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全面加强管党治党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必须深刻到位;二、严明责任、落实整改,扎实推进党风廉政责任制各项工作。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一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二是抓好核心价值引领;三是做好舆情监督。
法治建设责任制方面,重点要在牢固树立程序意识上下功夫,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积极开展各领域的普法工作,加强法治宣传与法治教育,提高全社会整体法治意识和水平。
标签: 税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讲话稿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jiuchutong.com/gongshang/395705.html 转载请保留说明!上一篇:在江苏徐州如何从网上查询电费? (江苏徐州如何开无犯罪记录证明)
下一篇:什么是"五证合一"登记制度?办理"五证合一"程序和方案
友情链接: 武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