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IT常识 - 正文
推荐整理分享TCP/IP协议(tcp/ip协议含义),希望有所帮助,仅作参考,欢迎阅读内容。
文章相关热门搜索词:tcp/ip协议三次握手,tcp/ip协议三次握手,tcp/ip协议五层,tcp/ip协议含义,tcp/ip协议中tcp协议负责什么,tcp/ip协议含义,tcp/ip协议含义,tcp/ip协议含义,内容如对您有帮助,希望把文章链接给更多的朋友!
✏️作者:银河罐头 📋系列专栏:JavaEE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目录TCP/IP协议应用层协议自定义应用层协议DNS传输层协议端口号UDP协议UDP协议端格式TCP协议TCP协议段格式TCP工作机制确认应答(安全机制)超时重传(安全机制)连接管理(安全机制)滑动窗口(效率机制)流量控制(安全机制)拥塞控制(安全机制)延时应答(效率机制)捎带应答(效率机制)面向字节流异常情况UDP 和 TCP 对比网络层协议IP协议地址管理路由选择数据链路层协议以太网以太网帧格式MTUTCP/IP协议应用层协议自定义应用层协议为啥要自定义协议?当前的应用程序要解决的业务场景是错综复杂的,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业务,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流程,业务复杂,要用程序来解决这个复杂的业务,程序也就复杂了。因此很难有一个通用的协议满足所有的业务需求。
怎样进行自定义协议?1)结合需求,分析清楚请求响应(客户端服务器之间)要传递哪些信息
2)明确传递的信息是以什么样的格式来组织
可选的方案是很多的。
约定好协议得格式内容之后,客户端就能够按照这个格式构造数据并发送,服务器按照这个格式解析处理。
约定的协议的内容(传递的信息)是和业务相关性非常大的。但是协议的数据组织的格式(传递的格式)和业务关系不大.
典型的用来组织数据的格式:
XML 标签化的数据组织格式。使用标签来表示键值对,以及树形结构开始标签和结束标签需要成对出现,标签中间的部分就是标签的内容,内容可以是数字,字符串,还可以嵌套放别的标签。
HTML 是 XML 的特殊情况
XML中标签名字叫啥都是自定义的
json上述 xml 和 json 都是按照文本的方式来组织的,
优点是可读性好,用户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肉眼能看懂。
缺点是效率不高,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
xml 要额外传很多标签,json 要额外传很多的key
protobuffer (谷歌)二进制的表示数据的方式,针对上述的数据信息,通过二进制的形式进行压缩表示了。
特点是肉眼观察不了(二进制直接用记事本打开乱码),但是占用空间小了,占用的带宽也就降低了。
DNS域名解析系统
域名,网址。
eg:www.baidu.com
要访问网络上的服务器,需要 IP 地址。IP地址不好记,于是就使用一些简单的字符串来表示这个地址。
每个域名都对应了 1/N 个IP 地址。
最原始的做法,是使用一个 hosts 文件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
像 hash 表一样,建立了 IP 和域名之间的映射关系,当然现在打开 hosts 文件,基本都是空的, # 表示注释
当访问某个域名的时候,就自动请求下 DNS 服务器,DNS 就会进行查询,将得到的结果(具体的 IP 地址)返回给你。
如果你电脑的 DNS 服务器配置的不对,或者 DNS 服务器挂了,此时就会出现一个典型的现象:QQ 能用,但是网页打不开。
当前要求网站的域名不能重复(保证唯一)。
全世界这么多网站,如何保证唯一呢?一级域名,二级域名,三级域名…
pic.sogou.com
.com(公司) 一级域名,类似的一级域名还有 org,cn,us…
sogou 二级域名,表示 搜狗这个公司
pic 三级域名
域名分级了,DNS 服务器也是分级了,有 一级域名 的 DNS 服务器,还有 二级域名,三级域名…
一般常见的就是 三级,四级左右。
www.
具体 www 算 三级还是 四级还是 五级,看域名具体咋写的,
www 是"万维网"的缩写,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个网络就是 万维网
传输层协议端口号端口号:数据库 mysql 默认端口 3306。
端口号起到的效果就是区分一个主机上的具体的应用程序。
所以,同一台主机上,一个端口号不能被多个进程绑定。
使用 IP 地址来区分主机。
eg :进程 A 绑定了 3306,此时进程 B 也尝试绑定 3306,进程 B 绑定操作就会失败 (抛异常)
端口号是传输层协议的概念,TCP 和 UDP 协议的报头中都会包含 源端口 和 目的端口。
TCP 和 UDP 都是用 2 个字节,16 个 bit 位来表示端口号的,一个端口号的取值范围:0 ~ 65535
最初学习 C 语言,就得知道不同长度字节数表示的数据范围。
1 个字节,8 bit , -128 ~ 127 128 就是 2 ^ 7, 127 就是 2 ^ 7 - 1
0 ~ 255 255 就是 2 ^ 8 - 1
2 个字节 , 16 bit, -32768 ~ 32767 32768 就是 2 ^ 15
0 ~ 65535 65535 就是 2 ^ 16 - 1
4 个字节,32 bit, -21亿 ~ 21亿
0 ~ 42 亿 9 千万
但是自己写程序,绑定的端口号,得是从1024 起的。
0 ~ 1023 这个范围的端口称为"知名端口号/具名端口号",这些端口号已经分配给了一些知名的广泛使用的应用程序了。
那么我写代码就非要指定 0 ~ 1023 的端口号,行不行呢 ?
1.先确定你这个端口号没有被别的程序绑定
2.你有管理员权限
1023 以下的端口,也不是完全不能用,只是不建议,这些端口虽然被分配给了特定程序,但是这个程序是否在你电脑上运行着,电脑上是否安装了这些程序都是不一定的。
UDP协议UDP 的特点:无连接,不可靠传输,面向数据报,全双工。
不可靠传输:没有任何安全机制,发送端发送数据报以后,如果因为网络故障该段无法发到对方,UDP协议层也不会 给应用层返回任何错误信息。
UDP协议端格式UDP 协议报文结构,这张图,任何一个计算机网络的教科书上都有,而且都是这么画的,但是实际上这么画不够严谨(为了书排版方便,变形了)
UDP 就会把载荷数据(就是通过 UDP socket ,也就是 send 方法拿来的数据)再在前面拼装上几个字节的报头,相当于字符串拼接(此处是二进制的,不是文本的)
UDP 报头里包含了一些特定的属性,携带了一些重要的信息。不同的协议功能不同,报头中的属性信息不同。
对于 UDP 来说,报头 一共 8 个字节,分成 4 个部分(每部分 2 字节)
UDP 报文长度这个长度也是用 2 个字节表示的,2 个字节表示的范围是 0 ~ 65535(64 KB).
也就是说一个 UDP 数据报只能传输 64 KB 的数据。
报文长度是整个报文的长度,不是载荷长度。
如果 应用层数据报超过 64 KB ,怎么办?
方案 1: 就需要在应用层,通过代码的方式针对应用层数据报进行手动的分包,拆成多个包通过多个 UDP 数据报进行传输(本来是 send 一次,现在需要 send 多次了)
方案2:不用 UDP 了,换成 TCP(TCP 没有这样的限制)
校验和作用是验证传输的数据是否是正确的。
网络传输,本质上就是光信号/电信号,这些可能会受到一些物理环境的影响(电场/磁场/高能射线),在这些干扰下可能会出现"比特翻转"的情况。(1->0,0->1)
一旦数据变了,对于数据的含义可能是致命的。
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识别出当前数据是否出现问题。
校验和是针对数据内容进行一系列数学运算,得到一个比较短的结果(2 个字节)。
如果数据内容一定,校验和结果就一定;如果数据变了,得到的校验和结果就变了。
是否有这样的情况,假设数据传输中出错了,但是计算的 校验和 和之前的 校验和 恰好一样?
“要发射导弹” => 0xaabb
“不要发射导弹” => 0xaabb
这个情况理论上存在,工程上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极小,忽略不计了。
如果内容相同,得到的校验和一定相同;
如果校验和相同,内容不一定相同(小概率事件)
实际网络传输过程中,往往是把数据的所有字节都参与生成校验和的运算,这样任何一个字节出问题就都能发现了。
针对网络传输的数据来说,生成校验和的算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几个。
CRC循环冗余校验,把数据的每个字节,循环往上累加,如果累加溢出了,高位就不要了。
好酸但是校验结果不理想,如果数据同时变动了 2 个 bit 位,前一个字节少 1 后一个字节 多 1 这种,就会出现内容变了但是校验和没变这种情况。
MD5MD5 不是简单的相加,有一系列公式来进行更加复杂的数学运算。
MD5算法的特点:
1)定长:无论原始数据多长,得到的 MD5都是固定长度(4/8字节)
2)冲突概率很小:原始数据哪怕只变动一个地方,算出的 MD5 都会差别很大(让 MD5 值更分散了)
3)不可逆:通过原始数据计算 MD5 很容易,通过 MD5 还原成原始数据很难,理论上是不可实现的(计算极大)
MD5 的这些特点使得 MD5 作用更多了:校验和,作为计算 hash 值的方式,加密
SHA1SHA1的特点和 MD5 相同,区别是计算方式不同。
TCP协议特点是有连接,可靠传输,面向字节流,全双工。
这里的可靠传输是 TCP 的内部机制,和编码关系不大。
TCP协议段格式4位首部长度TCP 报文 = TCP 报头(首部) header + TCP 载荷 payload/body
一个TCP 报头长度是可变的,不是像 UDP 报头固定是 8 个字节
选项option (选项) , optional (可选的,可有可无的)
此处的选项是对 TCP 报文的一些属性进行解释说明的。
首部长度描述了 TCP 报头有多长,选项之前的长度是固定的(20 字节),首部长度 - 20 = 选项长度
首部长度的单位是 4 字节,
如果首部长度值是 5,表示整个 TCP 报头长度是 20 字节,没有选项;
如果首部长度值是 15 ,表示整个 TCP 报头长度是 60 字节,选项长度是 40 字节
保留( 6 位)reserved
C 语言中,有一类单词,叫做关键字,除了关键字之外,还有一些单词,叫做保留字。
保留字就是现在还没使用,但是保不齐以后要是用,所以现在这占个位置你现在先别用
咱们进行程序开发的时候,其中一个重点考虑的事情就是可扩展性,有些功能可能暂时不需要,保不齐未来需要
16 位检验和和 UDP 校验和同理
TCP工作机制TCP 是一个复杂的协议,里面有很多机制,这里主要讨论 TCP 提供的 10 个比较核心的机制。
确认应答(安全机制)TCP 是可靠传输。
可靠,不是说发送方 100% 能把消息发给接收方,而是尽可能把数据传过去,发送方能知道自己的消息是发过去了还是丢了。
确认应答是实现可靠传输的最核心机制。
举个栗子:
张三在追一个女生,有一天张三给女生发消息说"我请你吃饭好嘛?“女生回复他说"好啊”。
当张三收到"好啊"的时候,说明张三发的消息已经顺利被女生看到了(没有丢包)
如果过了好久张三没收到女生的回应,说明丢包了(也可能是已读不回doge)
这里女生回复的"好啊"就称为"应答报文",也叫作 ack(acknowledge)
TCP 进行可靠性传输,最主要考的就是这个确认应答机制。
A 给 B 发了个消息,B 收到之后就会返回一个 应答报文(ACK),此时 A 收到应答之后就知道刚才发的数据已经顺利到达 B 了。
考虑更复杂的情况(发送方发多条消息):
张三可能连续发 2 条消息,张三没等第 1 条消息的回应就发了第 2 条消息。
网络上可能存在"后发先至"的情况,这个情况下收到消息的顺序可能是有变数的。
由于"后发先至",张三先收到了"滚",后收到了"好啊"。
很明显这里应答错乱导致出现歧义。
网络中数据的"先发后至",两个主机之间,路线存在多条,数据报1和数据报2走的都是不同的路线,数据报1的转发路径上的交换机/路由器和数据报2也不一样,有的转发速率快有的转发速率慢,此时这2 个数据报的到达顺序可能会有变数。
网络中的"后发先至"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应答报文到达的顺序也是存在变数的,此时就需要考虑如何规避这种顺序错乱带来的歧义。
解决办法是给传输的数据和应答报文都进行编号。
“后发先至”:
eg: 结婚时候新郎的车队可能会后发先至
32位序号/确认序号引入序号之后就不怕顺序错乱了,即使顺序上乱了,也可以通过序号来区分当前应答报文是针对哪个数据进行的。
任何一条数据(包括应答报文)都是有序号的,确认序号则是只有应答报文有(普通报文确认序号里的值无意义)。
报文是否是应答报文,取决于6个标志位中的 ACK,如果 ACK 这个标志位为 1 ,表示是应答报文,如果为 0 表示不是应答报文。
应答报文的序号仅仅是一个身份标识,不需要应答 应答报文,要是应答 应答报文就无限套娃了…
TCP 的序号是按照字节来编写的。
这一条数据是 1000 个字节,假设是从 1 开始编号,此时第一个字节序号就是 1,第 2 个字节序号就是 2…但是由于这 1000 个字节都属于同一个 TCP 报文,TCP 报头里就只记录当前的第1 个字节的序号,此处报头的序号写的是 1。接下来发第 2 条数据,此时第 2 个TCP 数据报的第 1 个字节序号是 1001,如果长度是 1000,此时最后一个字节序号是 2000,这1001~2000都属于一个 TCP 数据报,那么这个TCP 数据报报头的序号就是 1001。
TCP 的字节的序号是依次累加的,这个依次累加的过程对于后一条数据的第 1 个字节序号就是上一条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序号再加 1 。每个 TCP 数据报报头只需要填写 TCP 数据 第 1 个字节的序号即可。
TCP 知道了第 1 个字节的序号,再结合报文的长度就可以知道每个字节的序号。
确认序号的取值,是收到的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 + 1。
如上图,确认序号写的是 1001,就是在 1000的基础上 +1。
表示的含义:
< 1001的数据都已经确认收到了。主机 A 接下来应该从 1001 这个序号开始继续发送总结:TCP 的可靠传输,最主要就是通过确认应答来保证的,通过应答报文,就可以让发送方清楚地知道传输是否成功,进一步引入了序号和确认序号,针对多组数据进行区分。
超时重传(安全机制)前面讨论确认应答,只是讨论了顺利传输的情况。如果丢包了呢?
丢包,涉及 2 种情况:
1.发的数据丢了
2.返回的 ack 丢了
发送方看到的结果就是没有收到 ack ,不能区分是哪一种情况。
丢包是一个概率性事件,通常情况下丢包的概率是很小的,因此如果重新发一遍这个数据还是有很大可能传输成功的。
因此 TCP 就引入了 重传机制。
在丢包的时候,重新传一遍数据。
到底这次传输是丢包了,还是 ack 传的慢?
TCP 就引入了时间阈值。
发送方发出数据后,就会等待 ACK,此时开始计时。只要超过了这个时间,不管是丢包了还是 ack 在路上都视为是丢包了。
比如寒假作业,没带等于没写,虽然你写了,你超过了这个规定提交时间就当做没写处理。
超时重传:超过一定时间还没响应就重新传输。
这个超时时间具体是多少 ms ,因为这个时间是可配置的,不同系统上的默认值可能都存在差别。
如果是 ack 丢了这种情况
对于主机 B 来说,1~1000 就收到了 2 次,如果你发的这个数据是一个支付请求?(寄了)
TCP 对于这种重复数据的传输,是有去重处理的,
TCP 存在一个"接收缓冲区"这样的存储空间(接收方操作系统内核里的一段内存),
每个 TCP socket 对象都有一个接收缓冲区(其实也有一个发送缓冲区)
主机 B 收到主机 A 的数据
其实是 B 的网卡读到数据了,然后把这个数据放到 B 的对应 socket 的接收缓冲区(想象成阻塞队列),后续应用程序使用 getInputStream,进一步使用 read,从接收缓冲区里读数据。
在接收缓冲区里,根据数据的序号,TCP 很容易识别当前接收缓冲区里的这 2 条数据是否是重复的,如果重复就把后来的数据丢弃,保证 应用程序调用 read 读到的数据一定是不重复的。
去重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优先级队列,有序队列。
前面说了,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可能"后发先至", TCP 利用这个接收缓冲区,对收到的数据重新进行排序,是应用程序 read 的数据都是有序的(保证和发送顺序一致)
根据序号排序,序号相同就去重
eg:结婚当天新郎的车队出现"后发先至",然后车队都到了新娘家门口的时候要整队,排序
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前面提到的序列号,就可以很容易做到去重的效果。
总结:由于去重和重新排序机制的存在,发送方只要发现 ACK 没有及时到达,就会重传数据,即使重复了,即使数据乱了,接收方都能去重和排序(依赖 TCP 报头的序号)。
重传的数据是否可能又丢包了呢?有可能,超时重传可能传多次,如果重传好几次都没传过去,此时再重传意义不大了。
从数学角度来理解:
假设一次传输丢包概率是 10%,传输成功概率是 90%;
如果第1次传输丢包,第 2 次传输也丢包了,概率是 10% * 10% = 1%
如果 3 次都丢了,概率是 0.1%
连续重传都丢包,此时的概率原则上讲是非常低的,如果这个情况真的出现了,只能说明此时丢包概率远远不止 10% => 你当前网络出现重大故障
因此,重传达到一定次数时,就不会继续重传,会认为网络出现故障。
接下来 TCP 会尝试 重置连接(相当于断开重连),如果重置还是失败就彻底断开连接了。
具体重传几次 N,也是可配置的,不去研究
重传的时候,第 1 次重传和第 2 次重传,超时时间间隔不一样。一般来说,重传轮次越大,超时时间间隔就越大。超时时间越大,重传频率就越低。(因为重传次数越多,说明重传成功概率越低,此时你重传的太快也是白浪费系统资源)
总结:可靠传输是 TCP 最核心的部分,TCP 的可靠传输就是通过 确认应答 + 超时重传来体现的。其中确认应答描述的是传输顺利的情况;而超时重传描述的传输出现问题的情况。
连接管理(安全机制)什么是断开连接?
A 和 B 把自己存储的连接信息(数据结构)删除了,连接就断开了。
JDBC 是基于 TCP 建立的连接
连接(Connection)
链接(Link) 快捷方式,比如电脑开始菜单的图标就是快捷方式,比如我想打开 QQ,QQ本来是 在 C 盘某个目录里,我每次打开 QQ 都要到这个目录去找未免太麻烦所以就创建一个快捷方式,这个快捷方式就是一个文件,这个文件里保存了这个可执行文件的真实路径
管理:
就是描述了连接如何创建,如何断开。
TCP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滑动窗口(效率机制)确认应答,超时重传,连接管理,都是给 TCP 可靠性提供的支持。
引入了可靠性,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传输效率)
可靠性和效率是冲突的。
因此 UDP 虽然没有 可靠性,但是传输效率比 TCP 高
所以 TCP 在竭尽可能的提高传输效率(本质上是补救措施)。再怎么提高,也不可能比 UDP 这种不考虑可靠性的效率高。
滑动窗口本质上是降低了确认应答,等待 ACK 消耗的时间。
在进行 IO 操作的时候,其实时间成本主要是 2 个部分: 1.等
2.数据传输(数据拷贝)
大多数情况下,IO 操作消耗的时间大部分在"等"上面
举个栗子: 放寒假从学校回家,如果两地比较远,坐飞机回家的情况下。
真正坐飞机的时间很短,但是因为机场一般离市区很远,从学校到机场要花时间,到了机场后换登机牌、托运行李、安检、候机又要花上不少时间,飞机到达目的地,取行李,从机场到家里又要花上不少时间。
这里真正坐飞机的时间就相当于 数据传输的时间,较短。
而其他花在路上的时间,等待时间,比较长。
具体怎么缩短? 批量发送,批量等待,把多份等待时间合并成一份。
滑动窗口的本质就是不等待的批量发送一组数据,然后使用一份等待时间来等待一组数据的多个 ack。
举个例子:
我打算去买肉夹馍,炒饭,烤肠。
方案一:先去买肉夹馍,肉夹馍做好了,再去买炒饭,炒饭做好了,再去买烤肠。
方案二:先去买肉夹馍,不等了立即去买炒饭,也不等立即去买烤肠。
方案一就是用了 3 份等待时间,而方案二只用了 1 份等待时间
把不需要等待,就能直接发送数据的最大的量,叫做"窗口大小"。上面第 2张图里"窗口大小"就是 4000。
当批量发送了 窗口大小的这些数据之后,发送方就要等待 ack 了。
啥时候往下发送?等待啥时候结束?不是说等所有的 ack 都到达才往下发,而是收到一条 ack 就往下发 1 条。(这样就让我们等待的 ack 始终都是 4 条)
在上述情况下,如果丢包了咋办?
ack 丢了上述丢包重传的机制,叫做 “快速重传”(重传操作只重传了丢失的数据)
这个可以视为是 超时重传 机制在滑动窗口下的变形。
如果当前传输数据密集,按照滑动窗口的方式传输,此时就按照快速重传来处理丢包;
如果当前传输数据稀疏,不再按照滑动窗口的方式传输,此时就按照之前的超时重传来处理丢包。
流量控制(安全机制)是一种干预发送的窗口大小的机制。
滑动窗口,窗口越大,传输效率越高(一份时间等的 ack 越多)。
但是窗口也不能无限大
1.完全不等 ack , 可靠性难以保证
2.窗口太大也会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
3.发送速度太快,接收方接收不过来,发了也白发,接收缓冲区有上限。
接收方的处理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约束依据。发送方发的速度不能超过接收方的处理能力。
流量控制就是,根据接收方的处理能力,来协调发送方的发送速率。
如何衡量接收方的处理能力?
一个量化的方法:计算接收方一秒钟能处理多少个字节…(这种方式实现起来有些困难)
更简单的办法:
直接看接收方接收缓冲区里剩余空间的大小。
每次 A 给 B 发了个数据,B 就需要算一下缓存区里剩余空间,然后把这个值,通过 ack 报文返回给 A。
A 就根据这个值来决定接下来发送的速率是多少(窗口大小是多少)
窗口大小 16 位,是否意味着,窗口大小最大是 16 kb ?不是!
TCP 为了让窗口更大,在选项部分引入了窗口扩展因子。
比如窗口大小已经是 64 kb,扩展因子里写了个 2 ,意思就是让 64 kb << 2 = 256kb
由于接收方缓存区剩余空间是一直在动态变化的,所以每次返回 ack 带的窗口大小都在变化,发送方也要进行动态调整。
当窗口大小为0,发送方就要暂停发送。暂停发送的等待过程中,会给 B 定期发送窗口探测报文,这个报文不携带具体的业务数据,只是为了触发 ack 查询窗口大小。
拥塞控制(安全机制)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共同决定发送方的窗口大小是多少。
流量控制考虑的是接收方的处理能力。
拥塞控制描述的是传输过程中中间节点的处理能力。
木桶效应: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接收方的处理能力,好量化衡量。但是中间节点不好衡量。
设计 TCP 的大佬们,想出了一个相当 天才的办法,
既然不好直接量化,那么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测试出一个合适的量
拥塞窗口不是固定数值,而是一直动态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到达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这样既能够把问题解决,同时也能随着网络的动态变化而动态变化。
拥塞窗口和流量控制窗口,共同决定了发送方实际的发送窗口。(取拥塞窗口和流量控制窗口的较小值)
延时应答(效率机制)就是在 滑动窗口的基础上,做点别的操作。
收到数据之后,不是立即返回 ack ,而是稍微等会再返回。等待的时间里,接收方的应用程序就能把接收缓存区的数据给消费一些,此时剩余的空间就更大了。
实际上延时应答采取的方式,就是在滑动窗口下,ack 不再每一条数据都返回了,比如上图是隔一条返回一个 ack。
实际上剩余空间大小,既取决于发送方的发送,也取决于接收方的处理。
捎带应答(效率机制)也是提高效率的一种方式。
在延时应答的基础之上引入的捎带应答。
服务器客户端程序,最典型的模型就是,“一问一答”。业务的请求和响应。
本来是不同时机,在延时应答下,可能成为相同时机,就合并了。
而 TCP 的三次握手本身是相同时机一定会合并,此处是有一定概率合并,此处和四次挥手的合并更像。
延时应答提高了合并的概率。
面向字节流面向字节流,引入了一件麻烦事,
粘包问题。举个栗子:
接收缓冲区是把刚才收到的多个数据都放到一起了,应用程序 read 读取的时候,读到哪里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应用层数据报呢?
由于 TCP 是面向字节流的,可以一次读 1 个字节也可以一次读 N 个字节。
这就导致一次读取的时候,可能读到的是半个应用层数据报,也可能是 1 个应用层数据报,还可能是多个应用层数据报。
应用程序调用 read,
如果 read 的是 7 个字节,此时正好读出的是 aaaaaaa,这是一个完整的应用层数据报;
如果 read 的是 8 个字节,此时正好读出的是 aaaaaaab,这是"一个半"的应用层数据报;
如果 read 的是 6 个字节,此时正好读出的是 aaaaaa,这是半个应用层数据报。
在 TCP 层次,没有在 socket api 中告诉我们要读几个字节,具体怎么读都是人为操作。
期望读到的是整个的应用层数据报,后续才好处理。
解决方案是 :约定好应用层协议即可,尤其是明确应用层数据报和应用层数据报之间的界限。1.约定好分隔符
2.约定每个包的长度
二选一即可。
异常情况传输过程中出现了不可抗力。
1.进程崩溃
2.主机关机(按照正常流程关机)
3.主机掉电
4.网线断开
1 和 2 是一类,3 和 4 是一类。
1.进程崩溃:进程没了,对应的 PCB 没了,对应的 文件描述符表就释放了,相当于 socket.close()。此时内核会继续完成四次挥手,此时仍然是一个正常断开的过程。
2.主机关机:主机关机要先关闭进程,然后才正式关机。(关闭进程的过程中,也和上面一样触发四次挥手)
3.主机掉电:显然是来不及挥手了。
假设是接收方掉电了。发送方仍然在传数据,发完数据要等 ack , ack 等不到…超时重传,再怎么重传还是收不到 ack。重传几次还没有应答,尝试重置 TCP 连接,(复位报文段…RST)。显然这个重置也会失败。放弃连接。(单方面放弃)
如果是发送方掉电。接收方发现没有数据了,没数据是发送方挂了?还是发送方在组织语言要稍等会再发?接收方不知道,先等。接收方需要周期性的给发送方发送一个消息(“心跳包”),确认下对方是否还工作正常。
心跳包(保活机制)1.心跳是周期性的;
2.心跳如果没了就是挂了。
心跳包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机制,分布式系统中还会涉及到心跳包
心跳包来确认通信双方是否工作正常。
4.网线断开:发送方尝试重传,接收方尝试发心跳包。
TCP 是个非常复杂的协议,不仅仅是这 10 个特性,这是 TCP 比较核心的特性。
了解 TCP 更多的特性,应该去翻阅 RFC 文档,翻阅操作系统内核源码
RFC 9293: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ietf.org)
UDP 和 TCP 对比TCP 的优势在于,可靠传输,绝大部分场景中,都需要可靠传输。
UDP 优势在于,更高效率,如果某些场景对于性能要求更苛刻。
同一个机房内部,服务器之间通信。网络结构相对简单,网络带宽比较充裕,转发设备也是比较好的设备。整体丢包的可能性比较小。
UDP 还有一个优势,天然支持广播。
IP 地址中有一种特殊的地址,“广播 IP”
通过 UDP 往广播 IP 上发送数据,此时该局域网内所有的设备都能够收到数据。
传输层的协议并非只有这 2 个。除了 TCP ,UDP 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传输层协议。有的传输层协议,属于能够专门为游戏场景量身打造的(可靠性 + 效率) , 典型的协议,以 KCP 为代表的一系列协议。
网络层协议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确定一个合适的路径。
1.地址管理
快递系统要想要建立起来,就需要把世界上的地址能够以一定的规范定义出来。
2.路由选择
规划路径
网络层的代表,IP协议。
IP协议IP协议报头格式如下:
IPv4协议(v4 版本的意思)
4 位版本此处的取值只有 2 个。4 或 6。
IPv4,IPv6
4 位首部长度描述了 IP 报头多长(IP 报头是变长的)
此处的单位也是 4 字节。
IP 报头有一个选项部分,是变长的,是可有可无的。
8 位服务类型(TOS)说是 8 位,实际上只有 4 位有效,这 4 位中只有 1 位可以是 1,其他的都是 0。
4 位就表示 IP 协议的四种形态/4 种工作模式。
最小延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最小成本。
最小延时,包裹会最快速度送达。
最大吞吐量,单位时间内你可以送更多的包裹。
最高可靠性,包裹丢的概率是最小的。(和 TCP 的可靠性不是一个概念)
最小成本,让运费最低。
实际开发中就可以根据需要,来切换 IP 的模式,来达到最优的效果。
16位总长度(字节数)描述了一个 IP 数据报的长度。(头 + 载荷)
这个长度减去 IP 报头长度,剩下的就是载荷长度,就是一个完整的 TCP/UDP 数据报长度。
16 位总长度,是否意味着一个 IP 数据报,最多只能支持 64 KB?确实有这个限制,但是 IP 自身就支持对 包的拆分和组装。
举个栗子:
在淘宝上买了个床,快递公司怎么运?把床拆开,以散件的形式发过来,送到了家里,有师傅上门组装。
一个 IP 数据报携带的数据载荷太大了,超过了 64KB,就会在网络层针对数据进行拆分,把一个数据拆分成多个IP 数据报,再分别发送,接收方再重新组装。
比如,发送方:把 100KB 的数据交给传输层(封装),传输层交给网络层(封装),网络层就把这个 100KB 的数据拆包,比如拆成两份 64KB + 36KB。这两份再交给数据链路层,由以太网分装成两个数据帧。接收方:数据链路层针对两个数据帧进行分用,得到两个 IP 数据包交给网络层,网络层针对这俩 IP 数据包进行解析,把里面的载荷拼成一个,交给传输层
此处说是 64 KB,实际上 IP 协议拆包不一定就按照64 KB为单位进行拆分,实际的单位往往更小(取决于数据链路层的情况)
8位生存时间(TTL)一个数据包在网络上能够传输的最大时间。
这个时间的单位不是秒,而是次数
一个数据报构造出来,会有一个初始的 TTL 数值(比如32或者64或者128)这个包每次经过一个路由器转发 TTL - 1,如果一直减到 0 了,还没有到达目标,此时就认为这个报永远都到不了了,就可以丢弃了。
8 位协议描述了当前载荷部分内容是属于哪个协议的(TCP/UDP)
16 位首部检验和此处只需要针对首部进行检验。
载荷部分(TCP/UDP数据报)自身已经有校验和了。
如果校验和不一致,直接丢弃
32 位源 IP 地址
32 位目的 IP 地址
此处看到的 IP 地址是 32 位的整数,
而日常见到的 IP 则是一串数字 , eg:111.183.72.219
点分十进制:使用 3 个"."把32位四个字节的数字给分隔开,分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使用0 - 255 十进制整数表示。
地址,期望每个设备都不相同,但是32位数字只能表示42亿9千万个数字.
期望使用这个表示全世界上所有的上网设备。(智能手机,PC,服务器,路由器,其他杂七杂八的网络设备,物联网)
为了解决IP地址不够用的问题,想了很多办法。动态分配IP地址,此时就可以省下一批 IP 地址,这个方案没有从根本上增加 IP 地址,只是提高了利用率。
NAT 网络地址转换。本质是使用一个 IP 代表一批设备,也能够大大提高 IP 地址的利用率。使用端口号区分。
在NAT的背景下,就把 IP 地址分成两个大类:
1)内网 IP (私有 IP) 10.* 172.16.* - 172.31.* 192.168.*
2)外网 IP (公网IP) 剩下的是公网 IP
NAT要求,公网 IP 必须是唯一的。私网 IP 可以在不同的局域网中重复出现。
如果某个私网里的设备想访问公网设备,就需要对应的 NAT 设备(路由器),把 IP 地址进行映射,从而完成网络访问。
反之,公网的设备,无法直接访问私网的设备。不同局域网的私网的设备没法直接相互访问。
cmd - ipconfig
内网 IP 只要在局域网内部不重复即可,不同局域网中则是允许重复的。
111.183.72.219 这是一个外网 IP
这些接入运营商路由器的电脑去访问外部服务器,都会被路由器替换成路由器自己的外网 IP 。
此时只要这个电脑是经过运营商路由器转发给服务器,服务器看到的源 IP 就都一样,如果是多个电脑同时访问同一个服务器,服务器的响应就会先发给路由器,路由器根据这些电脑不同的端口号来区分,决定发给哪个设备。
因此,服务器能拿到的只是路由器的 IP 不能拿到我电脑的内网 IP ,如果我电脑不主动和服务器联系,服务器就不知道我的端口,从而无法主动找到我。
NAT机制能够有效的解决 IP 不够用的问题,但是带来的副作用就是网络环境更加复杂了。
IPv6 : 根本上解决了IP不够用的问题。使用16字节表示IP地址,128位。
16字节表示的地址的个数:(42亿)^4
IPv6 虽然看起来非常好,但是世界上仍然是以 NAT + IPv4 + 动态分配来进行网络组建的,真正使用 IPv6的地方非常非常少。
因为 IPv6 贵,IPv6和IPv4不兼容,如果你想要支持IPv6,就需要更换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花钱,这个钱花的就没啥收益。因此大家都不愿意去升级。
IPv6 中国已经普及80%,背后原因
地址管理IP地址分为两个部分,网络号和主机号。
网络号:标识网段,保证相互连接的两个网段具有不同的标识;
主机号:标识主机,同一网段内,主机之间具有相同的网络号,但是必须有不同的主机号。
一个 IP 地址前面从哪儿到哪儿是网络号,后面从哪儿到哪儿是主机号,分界线是怎么定的?有一个单独的概念,
子网掩码
网络号不一定就是前三个字节,都是可以调整变化的。
此处的 255.255.255.0 就是子网掩码。
32位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0000 0000
左侧都是 1,右侧都是 0,1的部分就描述了 IP 有多少位是网络号。
对于家用设备来说,子网掩码最常见的就是 255.255.255.0
将IP地址中的主机地址全部设为0,就成为了网络号,代表这个局域网;192.168.0.0
将IP地址中的主机地址全部设为1,就成为了广播地址,用于给同一个链路中相互连接的所有 主机发送数据包;(192.168.0.255 使用udp往这个地址上发数据报,整个局域网所有设备都能收到)
127.*的IP地址用于本机环回(loop back)测试,通常是127.0.0.1
主机号为 1,比如 192.168.0.1 通常是"网关 IP"(不绝对,都可以配置)
将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按位与”操作(二进制相同位,与操作,两个都是1结果为1,否则为0),得到的结果就是网络号。 将子网掩码二进制按位取反,再与 IP 地址位与计算,得到的就是主机号。
路由选择路由选择就是规划路径。
相当于你使用地图导航一下,由于网络环境非常复杂,任何一个节点(路由器)都是无法感知到网络环境的全貌。一个路由器,最多只认识它的一些"邻居"或者"邻居"的"邻居",进行一个比较长的路径的转发就比较麻烦,需要一边走一边问。
路由选择,核心思路是"问路"。每个路由器都会保存一定的周围设备的信息(路由表),每次有一个 IP 数据报经过,路由器就需要匹配路由表,看看接下来咋走,如果路由表上有匹配的项(该路由器认识路),直接按照要求走就行了;如果没有匹配的项,路由器不认识路会提供一个默认路径,大体方向是不会错的,沿着这个方向继续走,继续问。
每经过一个路由器问一次, TTL- 1,如果减到零了,还没到说明这个包就永远都到不了了,这个地址没人知道了,就被丢弃了。
六度空间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正常情况下,像 32 这样的 TTL 足以让我们把数据报转发给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址。
数据链路层协议以太网以太网帧格式目的地址,源地址此处不是用 IP 地址 表示了,而是用 mac 地址。
mac 地址
物理地址。这个是和 IP 地址完全独立的另外一套地址体系。
6 个字节,(比 IPv4 地址大很多)当前每个设备都会有唯一的 mac 地址。不是动态分配的,而是网卡出厂的时候就被设置好了的。
当前 IP 和 mac 是怎么相互配合的?
IP 用来描述整个传输过程的起点终点,mac 则是用来描述两个相邻结点的起点终点。
类型ARP 协议通过这个协议,让某个 路由器/交换机 能够认识局域网里的其他设备。通过 ARP 协议会在 路由器/交换机 里建立出一个 表,这个表相当于一个 hash 表,能够建立出 IP 和 mac 之间的映射关系。
MTUMTU 是数据链路层的一个数据帧能够承载数据的最大长度。(载荷长度)
载荷具体多长,和使用的物理介质有很大关系,也和数据链路层使用的协议有关系。比如以太网协议,MTU 1500字节(这个和物理层有很大关系)
正是这个 MTU 引起了 IP 协议拆包组包,IP 协议的分包组包通常不是根据 这个 IP 最大长度 64KB 来分的。大概率情况下,MTU 比 64 KB 小。
上一篇: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有哪些?需要用到哪些监测设备?(解决城市内涝的题目)
下一篇:蒙特维德云雾森林中的吊桥,哥斯达黎加 (© Dmitriy Burlakov/Getty Images)(蒙特维德云雾森林)
友情链接: 武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