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工商财税 - 正文
推荐整理分享案例详析可转债各阶段会计处理?(可转债举例说明),希望有所帮助,仅作参考,欢迎阅读内容。
文章相关热门搜索词:可转债分析模型,可转债分析模型,可转债成功案例,可转债典型案例,分析可转债,可转债案例分析,可转债转股案例,可转债案例分析,内容如对您有帮助,希望把文章链接给更多的朋友!
案例详析可转债各阶段会计处理?
可转债作为衍生工具,会计处理相对复杂,我们通过案例模拟不同阶段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假设某公司于年1月1日,发行面值为亿元的可转债,该债券期限为6年,每年票面年利率依次为0.5%/0.5%/1%/1%/1.5%/1.5%,利息按年支付,到期还本;债券持有者可在年6月日及之后转股,转换条件为每元面值的债券转换股该公司普通股.债券发行费用为0.5亿元,债券已发行完毕后扣除发行费用后的款项均已收入银行该公司.发行该债券时,二级市场期限相近同行业普通信用债市场利率为4%.
1)可转债发行:分拆负债和权益成分.
对可转债发行进行确认时,需要将其中的负债和权益成分分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份确认为"其他权益工具"."应付债券"的数额为负债成份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权益成份初始确认金额为债券面值减去"应付债券"数额.同时,可转公司债券的发行费用应该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金额进行分摊.
2)年可转债付息(假设尚未发生转股):利息资本化和利息调整构成财务费用.
转债付息根据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确定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或相关资产账户,根据债券面值、票面利率确定"应付利息".财务费用与应付利息的差额作为利息调整进行摊销,计入"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案例中计算财务费用的实际利率并不是的4%,而是需考虑费用后对应应付债券账面价值所求得的实际利率.相应的年1月1日付息时会计处理如下:
3)年可转债部分转股、付息(假设年中转股%):同比例处理各个科目.
进行转股的会计处理时,需首先确认转债利息,之后按合同约定的条件计算转换的股份,确定股本的金额,计入"股本".股本和转债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此外,还需将可转换公司债券初始核算分拆确认的"其他权益工具"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相应地,应付债券、其他权益工具均按照比例调整.
4)可转债终结:完成转股或到期还钱.
可转债结束可能存在以两种结局,1)完成全部转股(小部分可能是提前赎回);2)到期还钱(多数是部分).
如果完成转股,那么剩下的部分按照前文转股的方法处理.对于到期的情况,目前的会计准则认为,为保持会计的一致性,即使转债投资者到期没有转股,也需按照转股进行会计处理.因此,在计提利息后,将转债发行时记入"其他权益工具"的金额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应该将未转股转债对应的"其他权益工具"转入"未分配利润".这里我们不区分两种记账方式的对错,只是说明,上述方法均不影响公司经营利润.
标签: 可转债举例说明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jiuchutong.com/gongshang/340872.html 转载请保留说明!上一篇: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是?(承租人对融资租赁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的方法有( ))
友情链接: 武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