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工商财税 - 正文
推荐整理分享未开票收入如何申报? (未开票收入如何申报增值税),希望有所帮助,仅作参考,欢迎阅读内容。
文章相关热门搜索词:未开票收入如何申报? ,内容如对您有帮助,希望把文章链接给更多的朋友!
企业实现销售的时候,需要给购买方开具发票,可是如果购买方不需要发票,也不提供发票资料,企业就无法开具发票了,但是在申报增值税的时候,必须将未开票收入纳入申报数据
方法/步骤
1、打开增值税电子申报系统,进入申报系统主界面,点击销项发票采集。
2、如果上月未开票收入,没有进行申报,本月正常开票了,则点击一键获取销项发票,然后正常申报增值税即可。
3、如果上月未开票收入,已经申报了增值税。点击首页,返回到增值税申报系统主界面。
4、进入上月增值税销项发票采集界面,查看上月未开具发票采集的金额。
5、查询好未开票收入金额后,再次进入本月增值税销项发票采集界面,然后点击新增。
6、进入新增销项发票界面,选择未开具发票。进入未开具发票填写界面,不含税金额处,填写上月未开发票已申报增值税,并且本月补的增值税发票数据的负数。填写的负数不能大于第四步,上月采集的未开具发票金额。
7、填写好销项发票采集数据后,再填写增值税申报表,然后点击发送报表即可。
不开票收入在增值税申报表的未开票收入里申报,以后年度开票时在未开票收入里填写负数。
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一中“未开票收入”一栏填报了申报
当月报了未开票收入,下个月又开发票了报税时按增值税发票汇总表申报正常开票的数据,未开票收入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未开票收入的金额和税额填写负数就可以了。如果系统不能填写负数,就到税务局纳税大厅手工申报。
实际业务的话,可以分内外账来说。内账更多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外帐针对的是税务的合规。外帐,一般是按开票确定收入。大部分大公司会直接按这种做法。偶然也会计算不开票收入,但比较少。
这时,做账的依据是,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产品出库单(对方签收),双方已经盖章的合同,或者其他原始的单据。最好是对方有签收确定的。这些原始单据全部都是有对应关系的,如果税局需要检查你的增值税发票就看这些。放收入凭证之后,或者另外用存放归档。
理论是如此,实际情况看企业怎么个做法。
内帐,就看实际情况了,内部怎么个规定。
一般小企业需要。有时候会因为发货和对方确认收货有个时间差,可能会跨期。比如号发货,2号才到达,对方才确定收货。那你按号确定收入也是可以的(不出意外是可以确定收入),但按照次月的2号确定收入也对。(谨慎性原则)同时对方有验货期,最终确定收货数量,需要推迟确认收入也是有可能的。
实际情况千奇百怪。
也许老板说这批货不多和下批货一起算吧,希望你合并做。其实就是下次一起确定收入的意思,就这样。
1.如果上月会计将增值税申报表中的未开票收入,做了销售凭证,建议先用红字凭证冲出上月未开票收入,再做蓝字凭证,确认对未开票收入实际金额的调整;
2.申报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一,未开票收入栏:填负数,并写申报说明,最好与税局专管员打好招呼,能有专管员签字最妥当.
小规模无票收入也是按正常做收入账,可以写收据入账,收入季度不超过万,没开专票免增值税,填在小微企业免税栏次
个体户不开发票但又收入的申报方法:自己前往国家税务局缴费或者和银行签订一个扣税协议。
扩展资料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十五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1、对于企业的废料出售需要缴纳税款的。 首先,变卖出售废料必须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原因是处理的出售废料已经流出企业,属于对外处置,并且收到变卖款,实质上具有商业性质,因此肯定需要计算销项税额。其次,关于废料出售税率选择问题,如果生产的产品与耗用的原材料适用不同的增值税税率,应从高适用增值税税率,无需考虑处理的废料是处于原材料阶段还是处于产成品阶段,原因是无法区分清楚废料属于原材料还是产成品。
2、关于以内帐做收入了,专供领导使用的小金库,这样算不算违规问题。以内账做收入,设立小金库,肯定是违反了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其次,以内账记收入,未缴纳税款,是违反税法规定的,有偷逃税款的行为。
3、销售废料的出售单据及缴款单据(上有公司财务公章,及现金收讫印章)可以当做企业偷税漏税证据,用以确定企业偷逃税款金额的证据。生产企业肯定要有废料出售,税务征管税据库也对这项收入纳入监管的,要和主营业务收入有比对,核实废料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
一、旅游业应缴纳的税(费)种类
(一)营业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号文规定,旅游业取得的收入属于营业税“服务业”税目的征税范围,其适用税率为5%
计税依据规定如下:
旅游业务以全部收费减去为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的食、宿和交通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旅游企业组织旅客在境内外旅游,改由其他旅游企业接团的,以全旅游游费减去付给该团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二)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有关规定,旅游业在缴纳营业税的同时,应一并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为旅游业纳税人实际缴纳营业税税额。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根据纳税人所在地区来确定,城市市区7%,县城、建制镇5%,其他非市区、县城、建制镇1%;教育费附加附加率为3%。
(三)企业所得税。从事经营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旅游公司等旅游企业,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为了支持和鼓励发展旅游业,国家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旅游企业或经营单位给予了一定期限的税收优惠政策,即自开业之日起,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一年(财税字〔〕号文)。旅游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旅游业应纳税所得额。旅游业每一纳税年度的各项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总额减除(经税务机关核准)准予扣除的各项费用、支出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税率采用比例税率。企业所得税税率为%;非居民企业取得符合税法规定情形的所得,适用税率为%。
另外,税法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旅游业应纳的税(费)的计算
旅游业应纳税(费)的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税税额=营业额×税率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额=营业税税额×税率
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附加率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为便于旅游业纳税人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自行计算应纳税(费),现举例计算如下。
例:某旅游公司组织人旅游团从武汉到珠海、 深圳等地日旅游,按包吃、包住并负责交通、门票等费用,每人收取旅游费元。旅游结束,进行结算,替旅游者每人支付的房费为元、餐费为元、交通费为元、门票费等费用元。试计算该公司组织这次旅游应纳的税(费)。(该公司目前仍在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照顾的期限内)
解:(1)应纳营业税
①适用税率:服务业5%;
②计税营业额=×-(+++)×=,(元)
③应纳营业税税额=,×5%=(元)
(2)应纳城建税税额=×7%=.5(元)
(3)应纳教育费附加=×3%=.5(元)
(4)该公司组织这次旅游共应纳税费为:元+.5元+.5元=元
三、旅游业申报、缴纳应纳的税(费)
(一)申报和纳税地点。根据税法和相关法规规定,旅游业的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由纳税人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申报缴纳地点随营业税申报纳税地点而定。
(二)纳税(费)期限。
1.税法规定,营业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五日、十日、十五日或者一个月。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纳税人以一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十日内申报纳税;以五日、十日或者十五日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五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一日起十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2.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缴纳期限比照营业税。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月份或者季度终了后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旅游业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的中间开业;或者由于合并、关闭等原因,使该纳税年度实际经营期不足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纳税人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
(三)纳税程序
1.旅游业纳税人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到所在地的地方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2.纳税人应根据以上介绍的计算方法,按季计算出应(预)缴企业所得税,按月(次)计算出应缴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3.纳税人应在月份或季度终了后日内,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预缴所得税申报表和会计报表,年度(或实际经营期)终了后日内,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所得税申报表和会计决算报表,并按规定预缴、清缴税款;在纳税期满之日起十日内报财务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向主管的地方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标签: 未开票收入如何申报增值税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jiuchutong.com/gongshang/388243.html 转载请保留说明!上一篇:广东电子税务局服务手册(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电子税务局使用教程) (广东电子税务局官网登录入口)
下一篇:消费税的抵扣范围有哪些? (消费税抵扣范围包括哪些)
友情链接: 武汉网站建设